【金陵晚报报道】 □本报记者 朱波
围绕在她身上的光环很多:
她是2003年全国第六届残运会两块金牌得主,2003年首届亚洲青少年残运会三块金牌得主,200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00米金牌得主;
她还是南京外国语学校42年来首位破格录取的学生,成绩优异,并获得了“中加班”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全额奖学金;
她考取过长笛6级、小号4级,竹笛8级;她的英语很棒,同时还在学瑞典语、西班牙语;
她曾作为种子选手参加过雅典残奥会,如果不是因为负伤,也许她的墙上还会有一枚金光灿灿的奥运金牌;
她被瑞典、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机构邀请前去参观交流,类似的交流邀请函她有厚厚的一叠;
而最新的荣誉是,她刚刚被一家美国著名的电脑品牌相中作为中国地区的形象大使之一,据说将和她分享这个荣誉的另一个人叫做李宇春。
所有的这些光环,加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荣耀;但对于一个双眼完全失明的孩子则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但是她依然耸耸肩说:嘿,那都是过去的事情。
她叫做吴晶,现在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3)班读书,对于她,读书才是“现在”。
20岁,花一样青春
一进吴晶的家门,一只雪白的小狗就冲着人狂吠。
“shutup!”吴晶毫不留情地训斥着小狗,对记者解释:小狗叫cici,就喜欢人来疯。
吴晶和妈妈住在一间局促的出租屋内,为了女儿学习,妈妈把宽大的带阳台的房间留给了吴晶住;虽然吴晶其实看不见,但屋里总是被妈妈收拾得整洁明亮、一尘不染。
仔细端详、无论是床上的洋娃娃、到处摆放的各种姿态的吴晶的小照片;还是桌子上那没吃完的生日蛋糕、一大堆亮闪闪精心包装过的小礼品,以及在房间中飘着的轻柔的英文歌;似乎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孩子的房间,房间的小女主人活泼好动、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实际上,吴晶也刚刚过完她的20岁生日。
吴晶笑靥如花,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收到的礼物:喏,这是英国的老师送的芳香精油香皂,美国老师送的韩国指甲油,手套是一个南师大的朋友送的,一个同学送了一盒磁带,上面用盲文写了英文:生日快乐……
介绍这些时,吴晶语速快而清楚,时不时还冒出几句美式英语。没错,她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英语。
水晶,清澈而坚硬
吴晶的英文名字叫做“Crystal”,英文是“水晶”的意思。
1986年,吴晶出生在泰兴黄桥,15个月和两岁时,她的左右眼睛先后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失明。从此,吴晶的生活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命运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有时真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事情,在吴晶被剥夺了光明的同时,却又获得了其他的东西:才华、毅力和强烈的上进心。吴晶7岁就被送进扬州市盲校,在那里,幼年的吴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读书,她门门功课在班上都名列前茅,而音乐和体育,吴晶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14岁时,因为一次短跑比赛中的表现,吴晶被省队教练发现,吴晶从此来到了南京,在南京盲校一边学习、一边训练。
由于训练总比别人刻苦,2003年,吴晶终于获得了她人生的第一枚金牌,而随后几年中,吴晶又以她的短跑速度,“冲”到了亚洲青少年残运会、残疾人奥运会等国际赛场,并多次获得了让人羡慕不已的荣誉——金牌。
雅典残奥会是吴晶的一个转折点,由于腿部拉伤,吴晶只拿到决赛第六名。那次比赛后,吴晶重新回到了南京盲校。
作为一个盲孩子,吴晶明白,她的运动生涯是极其有限的。
吴晶开始在学校学习起了推拿,这是大部分盲人以后赖以生存的技能之一。但吴晶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份职业,在国际比赛中,她接触到了很多国外的残疾人,知道他们很多人是和正常人一起念中学、念大学、找工作。
她梦想自己也和他们一样,不仅只是在赛场上和残疾人一较短长,也能获得一个和普通人一样学习、竞争的公平机会。
例外,命运由我掌握
为吴晶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就是“英语”。
为了增加以后的服务技能,南京盲校给盲孩子开设了英语课,吴晶很感兴趣。业余的时间,她把一切热情都投进了那26个字母营造的游戏中。在盲校学英语非常困难,没有教材和老师,吴晶就把英语单词用盲文“抄”在纸条上随身带着背诵,这样的小纸条,吴晶足足堆积有一抽屉;而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吴晶都靠着收听广播来学说英语。就这样,吴晶居然练成了一口像模像样的北美口语。
一天,吴晶在省电台的英语节目中听到一个叫GregoryBatt的加拿大籍外教的声音。吴晶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个外教,当天晚上,吴晶打电话到电台,告诉主持人自己是一个盲人,但想认识这名外教向他学习英语……吴晶的故事和诚意打动了GregoryBatt,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GregoryBatt后来担任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加班的院长,也正是由于他,南外破例接受了一名盲人学生,当然,吴晶那令人难以置信的自学口语和听力才是她被破格录取的最重要原因。
去年4月,一纸南外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南京盲人学校的吴晶的手中,为了勉励这个勤奋的学生,南外同时还免除了她3年约17万余元的学杂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吴晶终于站在了她所向往的另一个竞争舞台上,这个舞台不同于残奥会,不是万众瞩目,却更困难。
差距,是向前的动力
进南外的学生大部分原本都是各学校里顶尖的学生,聪明、能干、家庭条件较好。和他们比起来,一直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家庭也十分贫寒的吴晶,实在有着很大的距离。
吴晶现在的高二年级,文科课程有英语、加拿大历史、艺术、计划(相当于社会学)等,老师基本上都是外教。好在社会各界捐助了电脑、盲人学习软件、盲人点显器等(可将屏幕文字转换为可摸读的盲文的特别仪器),尽管如此,学习对吴晶依旧很不轻松。
比如说学英语,中加班的课程很开放,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读英文小说,每周要求读70页,周五再做测试。对于别的正常孩子这很容易做到,但是对于吴晶,就困难许多:电脑把小说的电子文档通过盲人点显器转换为盲文特别慢,别人的70页,在吴晶就相当于200多页甚至更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吴晶每天“看书”都要到深夜一两点。
为了挤出时间来看书,吴晶又拿出了“小纸条”战术,每天在等待的时间,就把学习内容用盲文囫囵记录在小纸条上,而妈妈骑电动车接送她去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要拿出来念诵。这样,吴晶居然跟上了全部的课程,而且在英语口语、艺术等课程获得了外教和同学们高度的称赞。
每天摆弄电脑,吴晶对电脑的依赖程度和娴熟程度也是成正比的。她的电脑里装有盲人特有的六指输入法和双拼盲文码、通过电脑发声提示她进行操作。这些都极大方便了吴晶的学习,她还特别喜欢用QQ、MSN等聊天工具和同学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网友交流、聊天,打起字来,她的速度几乎和她的英语口语一样“溜”。
乐观,世界比想像中大
吴晶虽然是一个盲人,可是她特别的经历让她拥有了很多fans。她乐观的性格、熟练的英语和丰富的“见闻”,让所有接近她的大人、孩子都乐于跟她做朋友。
吴晶经常出现在鼓楼英语角,她的英语不仅流利生动,而且条理清晰,经常在人群中能做即兴的演讲。每到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说:我认得你,你在电视上露过面。有一次有一位小妹妹对吴晶说,我是你的fans之一。吴晶立刻脱口而出:Notfans,Friends。(不是粉丝、是朋友)。
在南外,吴晶一样是一个大气热心的女孩。
她常在学校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并组织志愿者俱乐部,每个星期都去盲校教盲孩子学英语,或者陪着低年级的小孩做游戏。今年3月时,吴晶还发动了一个号召学生们捐英语磁带给盲校的建议,共收到了100多套磁带。
此外,吴晶也积极拓宽她学校以外的世界,通过老师、外教等热心人士的推荐以及自荐,吴晶常常收到欧洲、美国等大学机构、盲人学习机构的邀请,去那里进行短暂的学习交流。今年8月份,她受邀去了瑞典,参观了斯德哥尔摩、哥德堡等5个城市。而眼下,她又受到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学院、perkrans盲校等邀请,去美国进行参访……
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吴晶的口头禅是“强”、“真强”,采访几个小时,一直都充满着她爽朗的笑声。
矛盾,需要自己平衡
在乐观的背后,吴晶其实隐藏了她的很多烦恼。
吴晶的妈妈是一个下岗工人,为了照顾吴晶生活,尤其是每天接送她上学放学,妈妈一直都没去上班。全家的生活来源都是依靠吴晶以前参加体育比赛赢来的奖金,此外就是吴晶兼职做家教的收入以及南外每个月150元的生活补助。吴晶的电脑、软件、仪器等学习用具、出国交流的交通费用,都是赞助来的。
由于她的名气,常常有一些企业赞助找她,出席活动、作报告。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短短半小时内,吴晶就接到了一家酒店和一家电脑公司的活动邀请——恰巧,这两个活动都在同一天举行。
会不会因为出席商业赞助活动,而耽误了学习呢?
吴晶很认真地对记者说:“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那样的矛盾,需要自己来平衡好。比如说别的小孩,多半面对的是学习和玩的矛盾,而我就会面对生计、发展和学业的矛盾,但是我相信我能处理得好。你看,一路上,我不是这样过来了吗?”
末了,吴晶告诉记者:她的愿望是做一名教育专家,她梦想有朝一日能去哈佛读书。
吴晶告诉记者,虽然她看不见,但是她善于抓住机会,从不放弃,因此她有了和普通人一样甚至更好的受教育的条件。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像她一样看不见的孩子,在离开盲校后很难真正进入到社会中去,“大学”更是一个美丽的梦。而瑞典,1983年就取消了盲校,所有盲孩子都和正常人一起上学生活。吴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致力于帮助更多的盲孩子接收好的教育。
(编辑 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