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外事论坛  (http://127.0.0.1:8003/bbs/index.asp)
--  外事新闻  (http://127.0.0.1:8003/bbs/list.asp?boardid=3)
----  “老外”共建北京和谐的“国际大家庭”  (http://127.0.0.1:8003/bbs/dispbbs.asp?boardid=3&id=1066)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07/9/21 8:00:57
--  “老外”共建北京和谐的“国际大家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调查/课题

    国际城市世界居民

    2002年至2007年,虽然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但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越来越国际的城市中的每个人而言,5年中的确有着太多让他们感觉新奇和惊喜的变化与经历,细心的北京市民发现:自己消费的跨国品牌越来越多;家人朋友供职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身边的异国面孔越来越多……北京在走向国际城市的同时,也在走向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平台,走向与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级城市同台演出的机会,一个中外“居民”共同营造的和谐国际宜居之城也在显露雏形。

    调查/案例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常住北京的外籍人士已逾7万人,年度临时入境人员达350多万人次。这些在北京生活和发展的外国朋友,不仅是北京迈向国际城市进程的重要见证者,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更是我们对国际城市进程调研时难能可贵的素材和资源。

  案例一从2个到32个的变化

    在北京外籍人士最早聚集的三里屯地区,有个名叫幸福二村的地方。从2002年至今,“村”中居住的外籍人士从2人增加到了32人,二村中的社区居民也从最初对外籍人士的好奇变成如今生活中的好朋友。

    回想起2002年迎来第一个老外“居民”的情景,幸福二村社区书记刑志隆仍记忆犹新:“他叫戴凯里,原来在澳大利亚使馆工作,离任后在中国继续教学。当他刚刚搬家到社区里来时,还特意到我们办公室里聊了会儿天,看着外国友人熟练说着普通话,而且就生活在自己身边,当时还真觉得挺新鲜。”在后面交往的日子里,戴凯里不仅和刑志隆成为了能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好哥儿们,还成为了社区联欢会上的“大明星”和社区少年音乐爱好者的义务辅导老师。

    现在,幸福二村的28栋居民楼里一共居住着来自15个国家的32名外籍人士,对于这些既普通又特殊的“居民”,大家都特别关照和帮忙。18号楼的楼长杜桂春告诉记者:“虽然国籍和语言不同,但他们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外人,有了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区。”

    案例二 蕴含越来越多发展机会

    鲁德维克来到中国两年多,会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在幸福二村街上的一家酒吧里做厨师长;T-boy来到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因为每周二和朋友一起给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免费上英语课,已经成了社区里的“著名”外教。

    “北京的交通每年都会有很大的改变,现在我从望京的家赶到幸福二村来上班,坐城铁和地铁非常快;还有就是北京的外国公司真是多了很多,感觉发展的机会特别多”。

    由于签证原因下个月就要动身回国的T-boy告诉记者:“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大气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北京其实有很多可以发展的商业项目和机会,回国后我会和朋友认真研究,希望不久你就能在北京再次见到回来发展的我。”

    案例三 幼儿园像个小“联合国”

    “Pizza!”、“Icecream!”一声声稚嫩的英文从幸福二村胡同深处的一栋三层小楼里传来,这座名为幸福天使的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联合国”,每天都有各种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进进出出,他们在社区联欢活动中精彩的歌舞和架子鼓表演更是常常赢得满堂彩,他们也因此有了个甜蜜的外号,被幸福二村的居民自豪地称为“我们社区里的洋娃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1年底幼儿园刚刚落成时,总共才招收了40多个孩子,其中有2名是外籍儿童。而现在,幼儿园中120余名孩子中外籍已占到了三分之一。幼儿园园长张涛告诉记者,“在这里,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大多数外国家长送孩子来的初衷只有一个,希望孩子能从小学习汉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外国孩子刚进幼儿园时一句汉语都不会,但半年过后都能说一口带着儿化音的地道北京话呢。”

    据幼儿园里的老师介绍,园里专门开设了可自由选修的兴趣班,其中古筝、国画、珠心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尤其受到外籍家长的偏爱。

    在小小“联合国”的幼儿园里,记者还结识了赶来接孩子下课的俄罗斯妈妈喀秋莎。

    曾经在俄罗斯大使馆工作、现在和朋友一起从事俄罗斯留学生中介服务的喀秋莎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京来留学,我们今年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中介业务就比去年增长了3倍多。”

    调查/分析

    今日专家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黄顺江博士

    建设国际大都市是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目标的第一步。中国“入世”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使北京的国际城市进程显著加快。国际大都市首先是人的国际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国际化。外国人口的比重及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便利程度,通常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朝阳区作为CBD所在地,外国人口比例大,国际化程度高,其中三里屯就是老外最爱扎堆儿的地方。从幸福二村这样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居民区,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北京近年来迈向国际城市的进程的迅速加快。事实上,越是细微之处,越能看出国际化的真实水平。让老外们在北京能有一个家的感觉,感觉不到自己是外人,就是国际大都市建设成功的标志。